用户名:
刘一
活跃指数234
心理健康报告
我参与的
本周活跃榜单
外派生涯
什么是跨国公司中有效的沟通技巧
[有效沟通] [2016-07-14] [沟通技巧]
0
0
0
0
0

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其他技能一样重要,它会影响你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并最终影响到你是否能在跨国公司成功地发展事业。

有效的沟通技巧

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其他技能一样重要,它会影响你的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并最终影响到你是否能在跨国公司成功地发展事业。

尊重上司的时间

许多内地员工向上级汇报问题时,往往不能有效地陈述其观点,因此,即使他们向上传达了自己的想法,却几乎从来得不到反馈。实际上,这和他们的表达方式有关。在陈述问题或想法时,要么重点不突出,说话拐弯抹脚;要么一开始就把事情说得太细、太深,根本引不起上级的重视或兴趣。

那么,与上司沟通想法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你首先应该相信,任何一位出色的经理都愿意倾听有利于公司改善经营的见解。不过,你也应该充分意识到,他们的时间非常有限,你应该尊重他们优先考虑的事情。公务繁忙的经理们往往需要同时处理多项工作,所以他们能够专心听你陈述的时间非常短,你可能只有5分钟时间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因此,要少说多想,关键是要简洁。大多数经理人都是出色的决策者,他们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善于提炼信息、识别重点,并迅速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做出评估。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没告诉你或者你不了解,就认为他们没有听清你的汇报。

主次分明

此外,在向上司陈述问题时,采取有效的方式也非常重要。为此,你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即在陈述一开始始终着眼于全局。首先强调你的想法会给公司、客户、所在部门或其他员工带来什么好处,看上司是否对此感兴趣。例如,在陈述时,你可以指出你的想法能帮助公司更快地对客户的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你有改进生产效率的建议,那就直接告诉上司,这样做能节省多少时间、成本和/或精力。

一般情况下,公务繁忙的经理们都不愿纠缠于细节。他们想知道的是,你的想法能给公司的财务带来哪些益处。如果成效或优势变得明显,而且他们想了解更多细节,他们会向你询问。否则,你就不必浪费时间再讲下去了。

思路清晰

在内地员工身上,李杰夫最为看重的特质是具有清晰的思路,能够明确地表达思想。“每当我和员工讨论问题时,我希望看到他们事先考虑过这个问题,了解问题,并对此做过计划,”李杰夫说,“但许多员工似乎没有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他们的思维经常是跳跃式的,缺乏连贯性。从其思路来看,他们根本没有整理过相关的有用信息,只是企图在讨论中蒙混过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显然是由于他们根本没有做过准备。”

晏孝华对此持有相同的观点。“除了提出解决办法外,我更想知道他们准备如何执行,”他强调说:“我想听到详细的解释,以便了解其中的逻辑性。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判断出他们是否真正了解关键问题所在,以及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直陈已见

在中国文化里,说话太直接会被认为没礼貌。但在跨国公司里,直接了当地表达观点却稀松平常。美国一家大型消费电子产品公司在全球范围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该公司遍布全球的办事处中,中国员工的牢骚最多。“他们总在背地里发牢骚,”该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说,“最糟糕的是,管理层对这些牢骚几乎一无所知,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员工有不满情绪。”

 “中国人很客气,简直是太客气了,”在中国已经从事年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业的李革非说,“你可能以为他们同意你的观点,或者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但实际情况往往相反。作为经理,你想知道员工到底在想什么,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否明白你的意思,或者是否有什么顾虑。如果他们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真实地表达心中所想,那就不可能实现这种沟通。

理由充足

不过,确实有人因为说话太直接而惹了麻烦。不久前,一位想在跨国公司找工作的内地人告诉我,他经常因为说话直接而被人指责为傲慢。为什么同是说话直接,有的人给人直率开放的印象,而有的人却给人傲慢的感觉呢?

 “这和你的目的有关,”一位美国经理解释说,“如果你的直截了当是出于自己的私利,人们就会觉得你很傲慢。他们会觉得,你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或表明自己优于别人,或者只是因为这样做对你非常重要。然而,如果你是出于他人的利益才这样做的,他们就不会那么想了。他们会认为你或许能提供些对别人有用的建议或看法,或者能为别人出个主意或是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人们能够区别你到底是出于帮助,还是出于私利。”

讲英语吗?

在跨国公司里,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英语语言能力当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的公司专门向大型跨国公司推荐双语专业人才担任管理职务。在中国,我们遇到的90%的职位都要求求职者必须会讲商务英语,有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者优先。担任这些职位的人经常要与外国经理接触,向中国分公司和总部的高层管理人员传达最新资讯,因此,职位候选人不仅要会说英语,还必须能够用英语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

谭蕾是安盛咨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中国技术咨询分公司的前负责人。尽管公司的大多数业务都是和中国客户打交道,但在雇用新员工时,她最看重的还是求职者的英语水平。谭蕾说:“我们要处理许多大型信息系统项目,在工作中会接触大量关于美国新技术的信息和操作指南。如果不懂英语,就会给整个工作带来严重的不稳定因素。你不可能完全指望翻译,他们有时候会误译,也不完全懂得技术或商业讨论的目的及其微妙之处。我们已经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因为沟通失误或有人不能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见解,结果导致许多项目和交易没能取得成功。”

单词不会 数字也行!

斯迪芬·伍德(Stephen Wood)手下的管理人员都是内地人,但他简化了语言问题。虽然他们在大多数内部会议上都讲中文,但他属下的经理们必须经常用英语和美国的董事会交流。斯迪芬对这些中国雇员说,他们用不着总用英文单词和他交流,他们只要告诉他数字就行了。“作为零配件供应商,数字最能体现结果,如业绩、送货时间或销售量等,”斯迪芬解释说,“我可以把单词和数字联系在一起。但是,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向上司提交的报告也是通过数字来说明公司的经营业绩是提高了、下降了还是原地不动。公司的经理们开始明白数字的重要性,他们能通过分析数字认清发展趋势和问题所在。”

领会意图

比英语口语更重要的沟通技能是准确领会对方的说话意图。“在向员工布置任务或讲述某个情况后,我发现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领会我的全部意思,”上海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加拿大籍经理说,“理解字面意思只能算沟通成功了一半,我知道他们(内地员工)理解单词的意思,但他们不是总能理解我说话的意图或含义。其中部分原因是出于语言差异,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一些国际性理念、商务实践和看法缺乏较为广泛的了解。”

总之,弄清外籍经理优先考虑的事情,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这有助于解决问题,实现有效的沟通,同时也会影响你的表达能力和恰当地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只有开放思想,摒弃偏见和成见,你才能明白,对上司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位加籍经理继续说,“如果你能下意识地做到这一点,你就能和外籍经理更加自如地交流。”

综观全局的能力

跨国公司希望管理层的员工能从全局出发看待公司的发展重点。只有具备这种洞察全局的能力,管理人员才能从公司目标出发,以最佳方式配置资源和人力。

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内地专业人士不了解或不接触自己工作职责以外与公司有关或体现整个行业动态与竞争状况的问题。许多人甚至不知道应该了解些什么。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实现公司目标的能力,也使他们难以成为公司重要的决策者和经理人,从而最终影响到职位的晋升。

例如,对许多内地专业人士来说,为公司省钱并非他们首要考虑的事情。“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在花公司的钱办事时,如果节省10元钱能让他们在公司中显得优秀,他们宁可多花100美元去省这10元钱。”一位跨国公司经理说,“这种心理无非是竭尽公司资源为自己谋私利。但是,从高级经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会让该员工的个人形象大打折扣。我希望员工们不要太狭隘,他们应该从公司大局来看待事情,而不是只计较个人得失。”

协调利益

和许多跨国公司经理一样,晏孝华认为,内地专业人士有必要认识协调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重要性。在跨国公司里,管理层认为,如果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能够保持一致的话,当员工面临模棱两可的局面时,他们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人们知道,于公司有利的事情对他们个人也有好处,他们就会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寻求变化

在中国公司里,员工往往不大愿意求变。大多数人认为,工作只要舒适稳定就足够了,因此,很多内地员工不明白为什么在业务发展顺利的时候还要去寻找挑战。究其原因,在于他们对公司目标以及商业环境的竞争和活力缺乏远见和全面的了解。

而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却总是在寻求改变。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往往强调或采用“创新”、“首创”、“领先”和“冒险”等字眼。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断改变,才能在不断发展的内地市场上站稳脚跟。为了在竞争中领先,跨国公司更欣赏那些能对未来的商机和更新更好的经营之道高瞻远瞩的经理人。

利用一切机会

为了帮助员工树立全局的观点,苏珊·派蒂斯鼓励员工利用一切机会开阔眼界。“我告诉他们尽量扩大社交圈,结识其他职能领域和行业的人,”苏珊说到,“或者读书、听课、与同事和朋友就感兴趣的话题聊天。这些都有助于开阔思维,找到处理日常问题的新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培养你与各种人打交道的能力和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化思维

过去,只要懂英语,你就能在跨国公司找到工作,而现在,这只是进入跨国公司的基本要求。要想晋升到管理层,你必须学会以成熟而专业的方式处理问题。在重要的国际商务实践中不断历练是达到这个思维和行事标准的最佳途径。作为跨国公司的经理人,要能够洞察各种情况,并了然自己在公司里与之打交道的人最看重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跨国公司更青睐那些曾在国际知名公司工作过的求职者,这种经历能够大大缩短新员工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更顺利地过渡到新任职跨国公司的经营和业务模式中。

不过,跨国公司也不是绝对要求员工必须具有在国外或国际大公司工作过的经历。重要的是,你是否在高水准的职业环境中工作过。例如,你以前可能在一家较小的中国公司里工作,但你的上司曾在知名的跨国公司里工作过,如果这样,你所接受的职业培训也属于高水准的培训。

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内地专业人才接触过国际化环境和经营理念,却仍然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与别人的评价相比,他们往往自视过高。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国际化培训大多来自大学本科或研究生课程的学习,他们在课堂上学会英语,通过阅读文章和书本了解到主要的商务实践。基于这样的经历,他们以为在入职跨国公司并成功地发展事业方面,自己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实际上,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把那些理论运用于实践,或很少能和真正高水平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浮浅的经历现在再也不能象人们预期的那样受到重视,或者提供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技能。

对成功的专业人士来说,真正的学习是在工作中,与那些专业能力比自己强、经验较自己丰富的人合作,并观察他们的处事方式。如果你的培训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个人能力也没有达到较高的国际水平,那你需要先审视一下自己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在一流跨国公司工作的目标,但你必须继续努力学习,培养所需技能,才能实现目标。许多内地专业人士的成功事例表明,这种做法是可行的,只是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作者:Larry Wang)

 

 

关于这段文章,我想咨询。
相关评论

主题:

评分:

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网站使用帮助版权所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技术支持: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京ICP备010289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07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