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刘一
活跃指数234
心理健康报告
我参与的
本周活跃榜单
外派生涯
外派员工的生存与发展
[生活准备] [2016-12-05] [员工 外派 中国]
0
0
0
0
0

走进长廊,每两扇门之间都挂着一张照片。刚开始看到的是草原、田野、鲜花;再往前,照片已经换了一幅景象——快要被连天风雪淹没的机器旁边,站着一个人;一望无垠的大漠里,戴着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真神馈赠之地

    这是中石油在塔什干的基地(生活区)。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是中石油的子公司,主要负责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 中国天然气管道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中乌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中乌双方各占50% 股份,负责中亚天然气管道首段——乌兹别克斯坦段管道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项目总经理李琳已经是在中亚驻守了15 年的海外石油人了,“这几个国家我都待过,乌兹别克斯坦算不错的。”

    中国石油的国际油气合作路始于1993年,根据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走出去”的战略,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非洲、中亚、南美、中东及亚太等五大油气合作区。

    从某种程度而言,其他“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区域与中国石油五大油气合作区的划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南美热闹,但离中国太远;非洲和中东的安全问题不言自明。论综合条件,最好的还是中亚;而中亚的心脏,乌兹别克斯坦就是这个地区的优先选择。

    对于外派员工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安全,最上心的是发展,最糟心的是生活。2012 年,当地时间6 月3 日下午,尼日利亚一架客机在拉各斯机场附近坠毁,机上6 名中国乘客全部遇难,他们均为中资公司的员工。这样的空难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飞机失事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当地的治安和卫生条件对员工的安全影响更直接。

    相比中北非战略区,乌兹别克斯坦政局稳定,社会安定。去的路上,同伴因看到了一则中国商人在乌兹别克遇害的新闻惴惴不安。到达塔什干的当天,我们就去拜访了中国使馆,驻乌领事笃定地告诉我们,那个新闻和中国人无关,这里对华人还是相当友好的,这让我们放心不少。

    即便如此,中石油对员工外出仍然严格控制。李琳说,当年石油工业的开拓者都是脱下军装的军人;再加上这行的人大都在偏僻荒远的地方工作,所以中石油历来是准军事化管理。这一点,即便没有被外派过的朋友也习以为常。

    “刚才李总告诉你3 人以上才准许出门,这是最基本的规定。”离开基地时,顺路搭车去公司的小杨顺口提了一句:“我们这边实行比较严格的HSE 管理(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员工外出都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和人员要求,不仅要3 人以上,还必须有会俄语的同事。另外,每天有专职同事负责关注当地的治安情况,随时调整要求。”

    抛开人的因素,能源圣地多为沙漠地带。西边的土库曼斯坦,就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而在地处中亚两河流域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很多重要城市地处河谷和绿洲,自然条件称得上宜人,而且少有自然灾害。由于工业生产不发达,这里污染很少。先天的地缘优势,再加上该国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态度,乌兹别克斯坦成了很多公司中亚驻地的首选,大大小小的中资企业已经有300多个。难怪当地人称“这里是真神阿拉划分世界时留下的宝地”。


点击查看原图

    踏上一条沉闷征程

    中石油的驻外员工最多,它的基地在塔什干的郊区,距市中心的公司有20分钟的车程,是各个公司谈到后勤保障时的推荐地点。大大的院子里绿树成荫,宿舍楼旁边是运动场。一楼的左手边是餐厅。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我也只能隔着上了锁的门往里面张望一眼,宽敞的餐厅很是明亮整洁。

    想起几个小时前刚刚去过的中兴公司食堂,忍不住作个对比。从后院儿进入中兴的食堂,一个当地妇女正在摘菜。院子里爬满了绿色植物,从视觉上降了温。公寓的每个房间都摆上了餐桌。一个四川厨师正在炒包心菜。副总代表王珏带着一脸的幸福和骄傲介绍:“我们的食堂能让员工们一日三餐吃上中国饭。这可是特殊福利,驻外的企业很难做到,连隔壁的华为也没有。”确实,在塔什干,有新疆厨师掌勺的餐厅,即便价格偏贵,又带着四不像的风味,还是有大把的中国人捧场。

    “外头再好也和家里没法比,我们也是尽量让生活区有中国的感觉。”李琳说。即便每天吃着中国饭,小杨最想念的还是国内的“好吃的”。他来塔什干已经一年多了,按照李琳的说法,是到了“麻木期”:“外派生活最熬人的是远离家乡和亲人。在国外待得久了,我们也总结出了规律:前2个月新鲜劲儿还在,第3个月就是第一个极限;挺过来了,就是半年期;之后就是周年纪念。过了一年,说得好听是适应了,不好听就是麻木了。所以中石油现在普遍3个月休假一次。”

    相比之下,私企的外派员工休假就没那么频繁,不过他们也各有招数。既然回家不容易,华为和中兴就让家里人探亲变得容易些——不光是差旅费,连家属请假的误工费也给报销。而鹏盛集团,这个把总部安在塔什干的中国民营企业,干脆鼓励家属随任——这比来回折腾的性价比高多了。

    在中亚,外派生活的主题不是苦,而是闷。本来穆斯林国家的娱乐活动就少,加上限制出行,就很容易理解网上那些“外派员工到海边翻海龟、在宿舍里养动物打发时间”的段子。其实,即便活动自由,也没什么乐子可言。这里生活节奏慢,日照时间又长,连市场都是七八点才下班,当地人八九点才开始吃晚饭;晚饭就是我这几天见识到的唯一的夜生活。

    在这里,即使是以加班著称的华为和中兴,也清闲了不少。黑色幽默的是,工作恰恰是外派员工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现在,中资企业的海外事业已经走向成熟,除了发展业务,也在想方设法地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华为为此设立了生活委员会;中石油则出版了月刊《中乌管道通讯》,要求每个员工定期交稿;运动、郊游之类的员工活动更是每个公司的必备项目。从中兴走5分钟就到了华为,虽然没有食堂,华为有自己的健身房,午休时间里响着阵阵乒乓球声。

    前线的爷们儿

    说起外派生活,最受折磨的就是有家有口、又必须天各一方的人。但各个公司的外派员工里,已婚比例都不低。讲起这个,鹏盛工业园的老总季求海自有一番道理:“我们比较青睐45 岁以下的已婚员工。结了婚的人比单身员工稳定性高。这个年龄的人,家中父母还都身强体健,可以帮着照顾家庭和孩子。等上了45 岁,就要回家照顾老人了。”

    鹏盛工业园是海外创业的私企,更重视成本控制。这个集成了生活区、生产基地、有自己的火车支线和天然气变送站的工业园,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锡尔河州,离塔什干65公里。远离市区和学校,所以,即便夫妻俩可以在这里团聚,也不能把孩子带过来。季求海又添了一句:“我的大女儿现在就留在家里请父母照看。老婆则带着小女儿在这儿生活。不是不想大女儿,只是她在国内成绩不错,还是在中国受教育比较好。”

    还有一些公司的驻外代表处,是“将军独守空营”。比如中信和中技,他们从事的是工程承包项目。没有工程的时候,这些留守将军就要时刻关注当地的市场动态和业务导向,一旦有合适的项目就能及时抓住,立刻进入角色。用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驻乌总代表匡晓东的话说,就是“公司想在海外干成事儿,就必须保证前方有人。这个人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

    匡晓东和太太各自有自己的事业,而且都是外派:“我们家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就住校,一直到大学毕业。现在她也是自己单位的外派员工。”没有工程的时候,挑战的是寂寞和耐心;工程一开始,就到了吃苦阶段。匡晓东回忆起前几年的铁路电气化项目:“不管严寒酷暑,每天都要戴着安全帽用脚丈量铁路线,我们和一线的员工一样。当然,他们更辛苦。”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的驻乌总代表李金铜在聊到德赫卡纳巴德钾肥厂项目的时候,充满自豪的语气里,多了些感慨——这个项目虽然让中信建设在乌国赢得了声誉、站稳了脚跟,过程却崎岖异常。

    先是为了照顾乌方的要求,三改设计案,让工期推迟了7个月。2009年10月,刚刚进入土建施工高峰,乌钾项目就迎来了漫长的寒冬;进入11月后更是雨雪不断;有近一半时间的施工是在雨雪中完成的。屋漏偏逢连夜雨,2010年春节期间又遭逢中国国内百年不遇的大雪,南方航空公司突然取消了乌鲁木齐至塔什干的航班;之后又遭遇了哈萨克斯坦南部阿拉木图州的洪灾,使得物流“大动脉”被切断。乌兹别克斯坦全国汽油和柴油严重紧缺,更是让现场机械设备无法运转,还引发了当地人工费、材料费的大幅度上涨,严重滞后了建材的及时供应。

    除了这些叫天天不应的天灾,还有叫地地不灵的生活环境:水是颜色发黄、未经严格处理的原水,采购食物要靠每周一次的赶集,理发须到20分钟车程外的小镇上。“最后,我们还是如期完成了项目。那28个月里,数百名建设者,有谁没有亲友生病、孩子考学、女友分手……”李金铜回忆道。


点击查看原图

    合金文化

    在旁观者眼里,外派是一个高回报的差事——高薪,高福利;海外的工作经验能让职业生涯走得更快。在企业的规划中,开拓海外市场是全球化时代的抢地运动。因为动作比西方慢了半拍,很多中国企业在拓荒的几年里,都要坚持高质低价,在垄断中求生存。

    华为和中兴来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时候,通讯业务的地盘已经被占得七七八八,要从诺基亚西门子(诺西)嘴里虎口分食。乌兹别克斯坦第三大移动通讯网络UCell的设备供应商原本是诺西;而现在在塔什干州,除了首都塔什干,UCell的业务已经尽收中兴囊中。“用户自己能感觉到,一出塔什干,信号明显变好。”王珏说。而独联体地区最大的移动运营商MTS,2009年与华为签署协议,在乌兹别克斯坦部署了独联体首个LTE网络。刚到塔什干的时候,我也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买了MTS的卡。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合作方的认可方式则是实在的——用钱说话。非洲尚有蛮荒残存,阿拉伯文明地区的商人们则透着精明和狡黠;无论在哪,工程回款都是企业们的头疼事。从计划经济进入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农业国家求好心切。很多小企业主“算小账”的小农意识还没褪尽,和他们打交道的中资企业不得不时刻保持警醒,不敢掉以轻心。

    中信和中技都是和乌政府合作大项目,未见波折。中技承包的铁路电气化项目,不仅赢得了监理方德国的褒扬,还得到了乌方提前半年全额付款。但私企和小企业主就谨慎得多,比如季求海就要求合作方一定要先付款,“在别人的地盘上,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除了和竞争对手打擂台,跟合作方斗智斗勇;海外各分公司都在日益本土化,即使对于承包工程的公司来说,和本地人打交道也同样必要。

    “让他们认可中国水准,向他们介绍国际标准。”这是李琳和匡晓东的共识。作为曾经的苏联加盟国,乌国的工业建设,现在还留着苏联的影子。由于欧洲企业进驻较早,名声更大,他们也更信服西方标准。所以在推行公司规范的时候,强调学习国际通行标准要比引导理解中国惯例标准,更容易让当地人接受。

    更关键的是让当地人认可中国的技术,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在各国的方案中选择中国。中石油和中技都强调了“眼见为实”。近两年,中石油每年选拔一批当地员工(一般是本科以上学历),到中国石油大学学习半年。在进行铁路电气化项目的时候,中技也特意邀请了乌方的专家和领导到中国参观高铁建设。只有信任中国的技术和理念,才可能展开密切的合作。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乌兹别克人学习英语和汉语,进入外企工作。中石油和中兴2/3的员工都来自本地;华为的180名员工中,本地化比例占到了80%。怎样营造大家庭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有归属感,就是头等大事了。

    这就不能仅靠尊重,还要“给面子”。不知道和中亚是男权社会有没有关系,这里的人极其好面子。驻外比在国内多了很多应酬的场合,李琳80% 的业余时间都贡献在了当地员工家的婚丧嫁娶中。乌兹别克人非常重视婚丧嫁娶和整岁生日,不仅是自己的,还有近亲的;仪式严谨,场面隆重,很讲究捧人场。“不管是谁家的事儿,当地员工几乎全体到场,中方员工会派几个代表,领导层能去就去。有时候甚至一天要赶两三场。”在李琳看来,这是加强信任、打造“合金文化”的有效方式。

    扩大公司规模是为了扩大业务范围,现在各个中资企业已经展开了新一轮的博弈,而未被开发的海外市场则成为了共同的香饽饽,海外派遣人员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既然是博弈,自然有人会赢,有人会输,也有人会携手共进。不管博弈的前景如何,对这些留守海外的“外派者”来说,生活也仍在持续。

关于这段文章,我想咨询。
相关评论

主题:

评分:

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网站使用帮助版权所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技术支持: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京ICP备010289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007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